2011年9月2日 星期五

PET父母效能訓練(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)

很棒的觀念~值得深思....執行


父母效能訓練(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,簡稱P.E.T.)
摘錄自「親職教育」邱書璇、林秀蕙 等人合著





一、P.E.T.的基本理念

「父母效能訓練」創始於1960年代,創始人為湯瑪斯.高登博士(Tomas Gordon)。「父母效能訓練」初創時,是用來協助父母們改善不良的親子關係,茲將其內容介紹於下:



(一) 改變父母的管教方式,就可以改變親子關係

從兒童發展心理學的理論中,可以得知孩子到了兩歲(更早可能是十八個月),會進入人生的第一個反抗期;許多學者更把「青春期」認為是個體的「狂飆期」,好像人的一生中總要經歷幾段「暴風雨時期」。高登博士以其經驗和研究心得,反駁了「反抗期是人生必經階段」的論調,他認為孩子不是天生有意要反抗父母的,父母與孩子不和也不是正常的必經歷程。代溝和衝突之所以形成,乃因為父母管教方式不當之故,只要父母用對了方式,親子關係自會更加親密。因此,P.E.T.訓練課程中,便以教導有效增進親子互動及增強良性溝通的技巧為重要內容。



(二) 理想的父母,並非是天生的

家庭是人一生中第一個受教育的場所,父母更是孩子的第一個導師,其所擁有的影響力自然不在話下,但是,將孩子的偏差行為歸咎於父母,並不全然是公平的。

高登強調「理想父母並非是天生的」,在苛責父母之時,不妨想一想:誰或哪個單位幫助過父母取得該具備的知能呢?多少父母曾受過育兒訓練才開始當父母呢?對尚未準備好的父母,要求他有優異的表現是不公平的。因此,P.E.T.的第二個基本理念:「理想父母並非天生而成」,而是可以透過訓練、再教育的方式加以培養再造的。



(三) 父母是人,不是神

當一個人成為父母親之後,就面臨了人生重責大任的挑戰,很多父母自然而然地挑起「父母」的面具和枷鎖,要求自己犧牲、奉獻、忍耐----進而忘了自己也是個普通的人,忘了自己的情緒可能因時、因地、因人而不同,反而失去了「真人」的真實性。高登認為這並非好現象。P.E.T.的理念認為:真實的父母才可能成為稱職的父母。所以,高登質疑了幾個經常被父母奉行不逾的「金科玉律」:

1. 「父母必須對孩子一律平等看待?」

這個觀念並不合理,而且還會使無法做到的父母有罪惡感,父母應該真實地面對自己的感受。父母對孩子的行為一定會有接受和拒絕的感受和態度,但拒絕和接受的分界線會落在何處,是因人而異的。其實這和父母的「個性」有關,另外「孩子的特質」也會影響分界線。因此,要求父母對孩子一律平等看待,反而會引起父母的自責,有這樣心情的父母是有礙親子關係的。

2. 父母在孩子面前必須言行一致?

這也是個古老的忠告,往往使得父母必須偽裝自己,喪失人的真實性。實際上,父母也會因為心情和所處情況的不同,而對孩子的行為有不同的反應,例如:父母心情低落、失眠或疲憊時,對孩子的舉動較可能動怒,而心情愉快時,則較能接受孩子的行為。

P.E.T.的基本理念認為,這種前後不一致的轉變是無可避免的,因人、因時、因地,父母必須這樣改變。但是,「父母可以前後矛盾」並不代表容許父母為所欲為,只要讓父母認清「真實的人」會有的狀況。

3. 父母必須慈祥和善,力行愛的教育?

天底下沒有一個父母能永遠接受孩子的行為,有些父母希望自己扮演好父母的形象,所以表面上裝出接受孩子的行為,內心卻是拒絕的,因此是「虛假的接受」。但孩子是敏感的,父母究竟接不接受,孩子總能分辨出真假感受。如果父母經常採用「虛假的接受」,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將有不良的影響,甚至是不再信任父母。因此,P.E.T.的重要理念是:當無法接受孩子的行為時,絕不假裝接受。

4. 接受孩子的個人,但拒絕他的行為?

持這種論調在處理孩子行為時,常會告訴他:「我喜歡你,但我不喜歡你這個行為。」似乎個人和他的行為是可以分開的。但這是不真實的,就如同希望孩子理解「打在兒身,痛在娘心」的道理一樣困難。P.E.T.論點強調:孩子會從父母對他行為接受的多寡,來判斷父母是否肯定他這個「人」。





總之,P.E.T.課程主要在強調父母應該作一個「真人」,亦即(1)真實的父母一定會對孩子表現出接受和拒絕。(2)即使對相同的行為,也可能隨對象、時間、和場合而有不同的看法。(3)父母不該隱藏自己的感受,而表現虛假的接受。





二、P.E.T.運用的親子互動技巧



(一) 對孩子表達接受,以使孩子吐露心聲:P.E.T.訓練課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表達「接受」的方式,運用這個方式,可以使孩子願意和父母談心,親子關係於是有了輕鬆自在的好開始。人類傳達訊息及溝通的方法有兩種,一為語言、一為肢體語言。接下來便是就介紹如何運用語言及肢體語言來表達接受的方式:

1. 用肢體語言傳達接受的訊息

肢體語言在傳達訊息上的力量,並不亞於語言。父母在有些情境下,使用肢體語言比語言來的有影響力,在傳達接受上亦同,例如,孩子小的時候,安撫他的哭泣或不悅,說話往往比不上擁抱來的有效。

P.E.T.中建議父母使用「默默傾聽」。父母靜聽能使孩子把話題從事實敘述,進入到說明原因,最後自己下個結論。因為父母的接受,允許孩子表達,使孩子能思考並獲得成長。另一個建議方式是「不干涉」,父母不干涉即表示了接受。然而父母多數覺得袖手旁觀而不介入,會縱容了孩子,所以會任意插手孩子正在做的事,高登認為這是因為父母無法把孩子視為獨立的個體,以及本身的恐懼與不安所致(恐懼失去權威或失去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)。

因此,在非語言訊息中P.E.T.中建議父母可以多使用「默默傾聽」與「不干涉」的作法,以向孩子表達接受的訊息。



2. 用語言表達接受的訊息

在良好的親子溝通中,言語絕對必要的,因為雙方不可能永遠沈默相對。高登甚至強調:能否成為良好的父母,全繫於父母的說話方式。每當父母和孩子說一句話,就好像正拿著一塊磚堆砌著它們之間的關係,每一句話都在表達對孩子的看法,久而久之,孩子自然能瞭解自己在父母眼中的模樣。

在P.E.T.課程中,教父母如何說話之前,必先教他們「避免」使用某些說話方式,以下典型的十二種溝通絆腳石應該加以避免:

(1) 命令:給孩子一個指示命令,規定他們該怎麼做。

(2) 恐嚇:警告孩子,如果敢做某事的話將會招致什麼後果。

(3) 教誨: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才對。

(4) 建議:提供孩子建議或忠告,告訴他們如何解決問題。

(5) 曉以大義:試著用一些事實、見聞或個人意見來影響孩子。

(6) 責備:否定孩子。

(7) 贊同:肯定孩子,並加以讚許。

(8) 嘲笑:讓孩子覺得自己非常愚蠢。

(9) 分析:分析孩子的動機。

(10) 安慰:同情支持,企圖使孩子心情好些不再沮喪。

(11) 提出問題:問一些問題,企圖找出原因。

(12) 說笑解憂:轉移話題,分散孩子的注意力。



一般人若被他人以此十二法對待時,會有以下的感受或反應:

(1) 我會防衛、保護自己,並加以反抗。

(2) 我會覺得沮喪。

(3) 這樣會讓我覺得自己不行、差勁。

(4) 我覺得對方不相信我有辦法解決困難。

(5) 我會和對方辯論,並反駁他的話。

(6) 我會有罪惡感,並認為自己壞透了。

(7) 我覺得對方不瞭解我真正的想法。

(8) 我覺得對方像個父親,而我則是不懂事的孩子。

(9) 我覺得被干涉。

(10) 我似乎在接受審判。



如果不這麼說,還有哪些更好的談話方式呢?P.E.T.建議父母採用「敞開心胸」的談話方式,以便使孩子有效吐露心聲,亦即

(1)不代表價值判斷的簡單回答,例如:原來如此、嗯哼、很有意思、真的。

(2)較清楚表達接受的回答,例如:告訴我吧、我對你的看法很感興趣,你願意說嗎?我們談談這件事好嗎?

這種敞開心胸式的說法,大部分的人會感到被尊重及被接受。

利用諸如上述的這些非語言技巧(默默傾聽、不干涉)及語言技巧(敞開心胸,鼓勵別人說話),可以促使對方勇於表達,並繼續往下說,在過程中,父母不應加入個人意見或感受,孩子則會因為父母敞開心胸而與之親近,並將心聲吐露出來。



(二) 主動傾聽----更有效的溝通方法

1.「主動傾聽」是P.E.T.課程的重心所在,運用主動傾聽時,聽者必須試著了解對方的感受,然後用自己的話向對方求證,聽者不可加入自己的意見、評價或勸告等。當父母解讀出孩子的訊息,促使孩子能表達更多自己的想法,進而尋出解決之道。例如:



兒:小華今天不和我玩了!我以後再也不和他玩了。

母:小華不跟你玩,所以你很生氣。

兒:對呀!我要跟他一刀兩斷!

母:你氣得不想再見到他。

兒:對,但是我失去這個朋友就沒有人和我玩了。

母:你討厭自己一個人玩。

兒:對的,我想我必須用別的方式來和小華相處。



2.P.E.T.課程經驗顯示:即使沒有受過心理訓練的父母,只要有心又有適宜的態度,學習「主動傾聽」的成效往往令人大為驚喜,反之則否。



(三) 運用「我----」訊息來表達父母的感受

當孩子向父母發出訊號時,扮演「接收器」的父母最好使用主動傾聽做反應。然而許多父母的反應句常以「你﹍﹍」來開頭,例如:「不准你用這種態度跟我說話!」、「你如果不想上學的話,以後打算作什麼?」。這些說話方式,常在傳達「貶損」訊息(例如:嘲笑、責備、教訓)要不就是傳達「解決辦法」的訊息(例如:建議、命令、恐嚇)。這些訊息有意無意地告訴孩子:你是不優秀的,父母一定比你行。因此常接受貶損的孩子,往往種下日後心理障礙的病因。

P.E.T.經驗發現:其實絕少父母真正有意想傷害孩子,他們只是沒有學到更好的方法----運用「我﹍﹍」的訊息是值得採納的良策。

「我﹍﹍」的訊息是誠實的將自己的感受告訴對方,父母坦率地將自己的感覺傾訴出來,告訴孩子他的行為對父母造成影響,比起暗示孩子他的行為是不對的,其恐嚇意味減少許多。這同時也顯示相信孩子有處理能力,信任他會尊重你的需求。運用「我﹍﹍」訊息來表達父母感受之所以有效的原因是:

(1)「我﹍」訊息是誠實的,影響孩子也對父母表達真實的感受。

(2)「我﹍」訊息傳達實際上的根本感受,而將採取應對補救措施留給孩子,讓孩子學習替自己的行為負責。

(3)「我﹍」訊息向孩子坦誠父母也是人,可以提升親子關係。



(四) 使用「沒有輸家」的方法以解決衝突

許多父母會陷入「誰輸誰贏」的聯想,把子女間的衝突看做權力爭奪戰,非要比出勝負看哪一方退讓妥協才行,這種「不是贏就是輸」的刻板觀念是造成親子衝突的根源所在,因為親子雙方都想贏,結果不論誰贏,均有一方覺得打敗仗而生對方的氣,甚至勝利的一方也不見得愉快。因此,P.E.T.課程提出了一個革新的方法「沒有輸家」。

P.E.T.認為衝突解決,並非只靠兩極化的方法,因此訓練父母從觀念上先接受「願意為了解決衝突另闢蹊徑」的想法,再進而瞭解原來的方法為何無效、有何不良影響,再進一步使父母認知「沒有輸家」之效益、如何進行,鼓勵父母在家運用在實際情境中,經過修正檢討後再運用練習之。





Î 運用「沒有輸家」即「雙贏」的方法之效益有:

1. 孩子有機會發展思考能力。

2. 減少權力的需求,使雙方少了敵意多了愛。

3. 把孩子當成人看待,孩子會有實現解決辦法的動機。

4. 較不需強制執行。

5. 易於發現真正的問題,並較有機會表現高品質的解決方法。



Î 進行「沒有輸家」的六個步驟:

1. 認清並界定衝突。

2. 尋找各種可能的解決辦法。

3. 評估這幾種辦法。

4. 決定何種辦法最合適。

5. 尋求實行此一辦法的途徑。

6. 追蹤評估實行後的效果。





三、「父母效能訓練」在親職教育上的運用

父母如果熟練地運用以上各類技巧,真的可以化解衝突於無形嗎?其實,天底下並沒有一套技巧或方法能適用於所有情境,或是永久有效。P.E.T.所揭示的主要是一些原理原則,更重要的是提出重新界定親子互動的一些革新觀念以及作法,在應用時仍須彈性應變的。